投稿须知
  1.报道范围及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刊登农业科研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报告以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来稿务求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 ...

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 韩雪梅 [1] ; 粱子安 [1] ; 王明伟 [1] ; 陈云峰 [2] ; 胡诚 [2] ; 吴思宇 [1]

关键词: 温室大棚 露天菜地 常规农田 鞭毛虫 纤毛虫 肉足虫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农业环境条件下耕地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演替状况,为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研究了北方耕地常见的3种利用方式——常规大田、温室大棚和露天菜地下土壤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农田、1a温室大棚和4a温室大棚之间具有明显的演替梯度,在4a温室大棚中鞭毛虫丰度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常规农田中土壤翻耕引起了鞭毛虫数量下降。露天菜地内由于较多的肥料投入提高了纤毛虫的丰度。温室大棚和露天菜地这2种耕地利用方式都会强化土壤食物网细菌分解途径。


上一篇:矿区周围土壤中Zr、Fe、Co,Se、Ti污染分析
下一篇:基于PSO—SVM模型的土壤适宜性评价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 河南省信息协会农业信息分会
地址:郑州市花园路116号  邮政编码:450002  豫ICP备12024785号-2